如何培养出“别人家”的娃?战胜这些通病再说

来源:天籁少儿教育 时间:2016-10-17 作者:天籁少儿教育

随着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,孩子在父母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,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给他们。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路上难免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。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任性、娇气、爱胡闹,家长纵使生气,却依然舍不得打骂。所以有时候难免会羡慕别人家的娃,因为那些孩子特别优秀、懂事,为什么自己就教不出乖孩子呢?

关键就在于,粑粑麻麻要帮助孩子们克服在独生子女环境下养成的“通病”,跟随小天天一起来了解一下吧!

1、独 我

在孩子的心目中,家里的一切都理所当然是我的,好像从来没有感受到别人的需要。

我的小床、我的电子琴、我的玩具、我的食品,好像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我的。一个第一次随爸爸出远门的孩子,看到火车茶桌上别人的食品拿起来就吃,就是一种典型的“独我”行为。

2、怯 弱

整天只与父母打交道,一切都由父母包办代替,失去了动手能力,也没有与小同伴竞争玩耍的机会,变得胆小窝囊、害怕困难,一遇到挫折、痛苦就会哭。这是由于过度保护,而形成的过分懦弱。

3、早 熟

早熟并不是缺点,许多才华聪颖的人都是早熟的。独生子女的早熟具有“小大人”的特点,因为他没有与兄弟姐妹同级心理活动的交往,只得整天与大人打交道。

爸爸为什么背着妈妈抽烟,爸爸妈妈为什么吵架,这些本不是小小年纪的人需要了解的事,他都了解,还参与意见。一个4岁的小女孩坐在沙发上评判爸爸妈妈争吵中的是非,让人听起来真要笑破肚皮,可孩子讲起来却一本正经。

4、神经质

一不顺心就大哭大叫,发脾气扔东西,表面上非常主观执拗,样样事情自己说了算,否则就吵闹不休,而实质上是情绪不稳定,借机发泄。吵起来胆子很大,离开父母又非常怯懦。

孩子所以形成脆弱的感情,是因为大人环境带来了孩子接受不了的刺激。孩子就像玩具一样的生活,得不到自然发展,加上父母不断“灌输”过沉的知识,这都对孩子神经系统的平衡带来危害。过多的“教育”、过多的刻板刺激造成了多得惊人的神经质孩子。

5、娇 气

娇气往往只被人理解为行为上的撒娇、耍赖,其实娇气意味着软弱无能。现代家长往往忽视耐寒、吃苦、负重对孩子意志培养的重要性,这是人赖以生存的重要能力,可惜的是独生子女得不到方面的锻炼。

有人叹息,“现在的男孩、女孩已经没有上一辈人刚强了”,这句话并不是耸人听闻。受了小伙伴的气就跑到家里向妈妈发火,老师要他冲洗厕所就哭鼻子等等,这些都是没志气的表现。

小编寄语:“别人家的娃”也是要从小开始培养的哦!

上一篇探讨早教的“双高”陷阱,高投入会有高回报吗?
校区分布
Contact 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