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,你真的不需要太“听话”!转给所有父母

来源:天籁少儿教育 时间:2016-10-13 作者:天籁少儿教育

叫你乱跑,摔疼了吧,谁让你不听话!宝宝,我们都在吃饭呢,不许哭,听话!你家孩子真乖真听话,我家那个太难管了!

我们真的是想要一个听话的孩子?

相信大多数的父母都希望孩子“听话”,仿佛这就是对孩子的最高赞扬。当孩子看到我们眉毛一抬,他们就不敢动了;当我们说一句“不许”,他们就乖乖接受,这也许会被很多人认为是“教育得法”吧。

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,如果一个成年人很“听话”,这是不是一种赞赏呢?显然不是!

希望孩子听话,这根本不是爱,只是控制,毕竟听话的孩子可以让我们更轻松更省力。于是听话就是“乖孩子”,就有奖励;不听话就是“坏孩子”,就有惩罚。在这样的萝卜棒子政策下,小小年纪的他们压抑自己内心真实想法,为了讨好父母而变得乖巧。

而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们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,丧失了坚定说出自己想法的勇气,永远处在被动接受他人安排的位置。

我们需要一个敢于说“不”的孩子

小时候“听话”的宝宝长成“听话”的少年,他不敢对一直欺凌他的恶霸说不,上大学他不敢说出自己真正想学的专业。“听话”的少年长成了“听话”的大人,他成了老板和同事眼里的“老好人”,再忙再累都不敢拒绝多余的活儿,别人都加薪了他却不敢去争取自己的合理权益。

“听话”的孩子不管多大,都一如既往是妈妈的孩子,按照父母的预期,到了年龄结婚,到了年龄生子,却从来没有真正问过自己,这些是我想要的生活吗?

我们每个家长都无法预见孩子未来会遇到什么,但我们可以做的是尽力给予他们足够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,而其中一个特别宝贵的能力就是要有自己的想法,敢于为自己辩护、敢于对权威说“不”的能力。

我们需要讲理的孩子 谁有理就听谁

允许孩子不听话,并非意味着不给孩子立规矩。听话的孩子不一定明白事理,只不过长期在父母独裁下变得顺从而已。相比听话,我们更应培养一个讲理的孩子,谁有理就听谁的。

很多时候,我们在管教孩子时总是不自觉地想要树立“威信”和“权威”,却忽视了如何让孩子明白为什么我们要建立这样的规矩。管教的终极目标是激发孩子“自我管理”机制,只有从小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这是对的、这是错的,他们长大后才能充分“自治”。

很多妈妈也许觉得,“说教”对于太小的宝宝行不通,他们听不懂。我们不妨举个例子,就拿幼儿喜欢“咬人”的这个成长发育阶段来说吧,你会怎样纠正宝宝的这种行为?

“咬人很痛”-强调结果

“咬人让妈妈不开心”-强调影响

对于年纪小的孩子理论“说教”她的确不能理解,但是对于情绪情感,他们却是非常敏锐的。所以强调对他人情绪的影响是最好的“教育”。

如果你想和她玩,你可以挥手,可以说“嗨”,提供给孩子正确的做法。但很多家长教育了孩子不可以,却没有及时给予孩子正确的解决方案或引导方案。于是下次再遇到类似的情况,孩子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,就会出现“屡教不改”。

我们需要的是有主见,不盲从的孩子

听话的孩子很容易失去自我,因为他们从小的人生就是在“被安排”中度过的,而当他们踏入社会,就会特别容易受大环境影响,随波逐流。允许孩子“不听话”,也意味着让他们知道自己的想法是特别宝贵的,是值得被重视的,他们是有权利来和我们讨论不同意见的。

在一些非原则性的问题上,我们应当学会适当放权,在规则之内给予孩子最大的自由,尊重孩子的选择权。比如今天穿裙子或裤子,坚持红色上衣配绿色裤子,先吃肉还是先吃菜,要玩小火车不要读绘本,这些真的没有那么重要吧,所以不妨让他们自己选择。

这个过程中,我们保护了他们表达想法的积极性,让他们感受到了尊重和鼓励,以后也就更加敢于表达内心想法。

孩子,你真的不需要太“听话”!

真正融洽的亲子关系,是孩子会主动告诉我们,爸爸妈妈,我想学这个,而不是我们告诉她,你要学这个;是她会问我们,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?而不是只要我们说的她就全盘接受。

让孩子自发地明白对错,具有独立思考能力,懂得如何做选择,这样的孩子一定不是传统意义上“听话”的孩子,因为这意味着在教育过程中,我们需要花很多时间来说明解释,这样的教育一定不是最省心的。但从长远来看,这对于孩子却是最有益的。

终有一天他们需要自己面对这个世界,终有一天我们不能再做幕后那个遥控器了,应该早早让孩子自己抓住自己的人生方向盘,而不是永远让我们操控他们的人生。

孩子,请你勇敢的、大胆地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吧!爸爸妈妈不是你的主宰,我们只是你的领路人和支持者,仅此而已!

小编寄语

“听话式”教育是把双刃剑,可能教出乖巧的孩子,也可能教出怯懦的孩子。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慎重对待孩子的教育问题,尊重孩子的天性,注重培养独立个性和创造力!

上一篇给零花钱也有大学问!这几点你做到了吗?
校区分布
Contact Us